國內首個臨床基因檢測報告規(guī)范與基因檢測
作為基因檢測的結論,臨床基因檢測報告是其在臨床應用的重要依據,對疾病診斷、精準治療、生育指導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臨床基因檢測報告要實現規(guī)范化,才能更有效地解決臨床實際問題、提高疾病的診斷效率、減少醫(yī)患矛盾、促進行業(yè)的良性發(fā)展,而制定行業(yè)標準、規(guī)范臨床基因檢測報告的內容,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
去年底,在WHO遺傳病社區(qū)控制合作中心牽頭下「首屆臨床基因檢測標準和規(guī)范研討會」在深圳舉行。會后,多位遺傳學專家和臨床專家、第三方檢測機構代表將深圳會議成果進一步探討和歸納,以《臨床基因檢測報告規(guī)范與基因檢測行業(yè)共識探討》發(fā)表在《中華醫(yī)學遺傳學雜志》2018年第1期首篇。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共識的主要內容:
報告內容
基因檢測的方法盡管多樣,對于報告內容的要求不盡相同,但主要原則卻是一致的。結合美國醫(yī)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院(ACMG)發(fā)布的臨床二代測序標準,專家們一致認為,臨床基因檢測報告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兩類信息。
第一類是報告正文必不可少的內容,包括:
1,檢測機構的信息和聯系方式;
2,受檢者的基本信息;
3,送檢機構及醫(yī)師的信息;
4,檢測樣本的信息;
5,樣本接收及檢測報告的日期;
6,檢測項目及檢測方法;
7,檢測結果:被檢出的基因變異;
8,結果解讀;
9,建議;
10,檢測方法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;
11,參考文獻;
12,檢驗報告撰寫者、報告結果核對者和報告終審及簽發(fā)者(親筆簽名或電子簽名)。若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完成的檢測,則應在報告中加蓋第三方檢測機構的“檢測報告專用章”。
第二類是可以附錄形式呈現的相關信息:如檢測中靶基因名稱或范圍、更為詳細的相關疾病臨床表型和遺傳方式、檢測的技術參數、數據質量、變異位點Reads圖、Sanger測序圖、與疾病臨床干預及其他有用的資源信息(包括可參與的臨床試驗及研究)等。
變異位點的報告標準:目前建議以ACMG指南為標準。
報告結果的解讀:對于報告正文中列出的變異,應在報告中提供該基因變異對應的疾病信息,包括已知的遺傳方式、臨床表現、發(fā)病率、外顯率、發(fā)病年齡等,并標明信息的出處。
檢測的范圍及局限性:在報告中,應對檢測覆蓋的范圍給予說明。
討論與總結
此外,本次“共識”還對基因檢測行業(yè)中常見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總結:
★ 受檢者表型錄入需要由專業(yè)人員用專業(yè)術語實現標準化;
★ 對于意外發(fā)現是否報告要在檢測前做好充分的知情同意;
★ 檢測報告及相關附件建議發(fā)給受檢者本人及送檢醫(yī)師;
★ 檢測機構對樣本及檢測數據建議約定保存年限并有可提取流程,對特殊珍貴樣本應長期保存;
★ 變異位點致病性應建立再判定機制;
★ 基因檢測的從業(yè)人員應建立系統的培訓、認證和定期考核機制;
★ 提議建立疑難病例診斷聯盟,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共享。
更多基因服務關注漢基基因公眾號??
上一篇:下一篇:
- 2018.04.19
- 歐洲即將開展第一次基于CRISPR的人類基因改造試驗
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歐洲監(jiān)管機構開始試驗DNA切割療法后,人類將首次進行基因改造,這種治...
- Read More
-
- 2018.03.28
- 科學家發(fā)現新器官,或與癌細胞擴散有關
網易科技訊3月29日消息,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一個研究團隊已識別出一個以前未被發(fā)現的器官...
- Read More
-